百年“義渡”書寫“信義傳奇”
中國文明網 www.wenming.cn
2010-11-25
來源:
新華網
傍晚,萬其珍經常會拿起自制的釣魚竿在岸邊享受一下垂釣的樂趣。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
萬其珍在大沙河上為村民擺渡過河。新華社記者 郝同前 攝
在風景如畫的武陵山區深處,湖北省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,有一個古老的渡口。渡口不遠處住著一戶萬姓人家。為了遵守祖上的一個承諾,萬家子孫四代人,120年來“不收一文錢”,在大沙河邊為村民擺渡。
義渡是從萬其珍爺爺那一輩開始的。1877,萬其珍的爺爺萬作柱為躲兵賦,從江漢平原監利縣舉家遷到了建始縣大沙河村。作為外鄉人,當地百姓不但不排斥他們,還為萬家的生活行了諸多方便,這讓全家人十分感動,總想“為村民們做點什么”。
大沙河村因為那條從村口流過的大沙河而得名,很多村民家住此岸,田在彼岸,每日要繞行很遠,走旱路到對岸勞作。后來,有人自造了木筏,但因為撐船人水性不好,時常翻船落水。
來自水鄉的萬家爺爺會劃船,目睹這樣的情景,便跟家人商量著,把豬賣了,造了條小木船,專職擺渡,還許下諾言: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錢。
就這樣,萬家爺爺一輩子都載著村民,在河兩岸搖搖擺擺,來來去去。臨終前,他把萬其珍的父親和幺叔叫到床前,囑咐他們要對這個“承諾”負責。
萬其珍的父親作為長子,接過了萬家爺爺的蒿桿,用余下的人生繼續著老萬家的義渡。去世后,萬其珍的幺叔二話沒說,又在大沙河邊擺起了船,直到病死在渡口旁。
幺叔去世了,老萬就成了維系萬家“義渡”的接班人。
![]() |
(責任編輯:
邵紫暉
)